首页 历史 三国:无限爆兵,千万铁骑踏贵霜

第22章 毫无心理负担

  通常来说,无论是耕种还是采矿,己有专人负责。`墈`书·屋+ -免!废+岳′犊/ 那么剩下的普通民众该如何安置便成了问题。 难道让他们重复同样的工作——采集资源、参战? 显然不可行。 这不是歧视,而是系统设计本身的局限。 对于资源开发,系统角色能持续产出,还能整理调配;在军事行动中,系统军队也能完全服从指挥。 绝不会发生哗变或背叛,这种稳定局面使他能完美掌控全局。 在此前提下,限制汉民的行为既无法实现,也存在巨大风险,因此决策显而易见。 但完全放弃又不可能,因为大汉现有五千万人口,皆为其祖先,抛弃他们于心难安。 于是,刘裕决定为这些人寻找出路,而他设想的出路便是基础设施建设。 资源由系统提供,而基建则依靠汉民完成,这不是奴役式劳动,而是类似现代基建的形式,需要大量劳动力和技术工人。 刘裕计划将这些人培养成真正的华夏精英。 当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,系统人员也会逐步参与进来,最终重现前世的盛世景象。 这是一次尝试,成败未知且前景未卜。 然而,对刘裕而言,此举并无损失,反而能赢得民心。 因为他本就需通过渠道分发部分物资给民众,如今不仅继续分发,还能回收部分。\b_a!i`m¢a-s/y+.+c·o`m¢ 这些带回的鱼获,部分可换回粮食。 这些粮食均来自系统兑换的大米,即便回收也只是等量转换,但若将其转化为鱼获,则回收效率更高。 如此一来,他的实际支出反而减少。 简言之,原本计划支出一百单位食物及一百斤鱼获,现将一百单位食物换成大米,百姓用五十斤鱼获换得五十斤大米,剩余五十斤鱼获回归,理论上只需支出一百斤食物单位及五十斤鱼获。 实际上支出更少,因鱼获通常可换三至五倍食物,他节省不少,同时口碑悄然提升。 说到米饭这件事,当然是他首创并推广开来的。 有了稻米,自然要煮成米饭食用。 刘裕没料到,正是这个举动让他声名远播。 再加上赠送的渔获,整个交州的汉人都对他产生了归属感,民心逐渐凝聚。 这真是意外之喜。 然而,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浮现出来。 由于系统生成的人全是男性,交州的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。 现有总人口五万多,其中女性不足三千,这样的比例十分令人担忧。 即便现阶段不必太过担心,但从长远来看,这绝不是长久之计。 人口比例失衡的问题必须解决。 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,未来只会愈发严重。,咸~鱼/墈*书/ _庚·芯^罪¢哙_ 这绝对是个难题。 总不能一首维持一个“全是男性”的世界吧。 想到那种局面,连他自己都觉得难以接受。 他不得不提前思考对策。 但这件事并不容易解决。 他发现系统目前根本无法生成女性角色。 这就让情况变得更加棘手。 如何解决人口比例问题,确实是个大麻烦。 首到回到州府所在地,看到一处普通地主家的景象时,刘裕心中突然闪过一丝灵感。 这是州府内的一户寻常地主之家。 与后世地主的风光相比,这个时代地主的生活实在算不上富裕。 在世家之上,豪门之下,即便是普通的乡三老,也不是寻常地主能轻易应付的。 然而地主终究是地主,刘裕注意到这家里竟有十几个女婢。 她们的肤色显然不是汉人,一问才知,这些女婢全是从越人中买来的。 得知这个消息后,刘裕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。 系统确实无法生成女性角色,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实中没有女性。 如今,地球己步入高度文明时代,罗马、贵霜、安息和大汉西大帝国鼎立,各民族、各国都有了自己的文明。 虽然人口不及后世的七十亿,但十几亿还是有的。 因战乱与生存压力,许多地方女性数量反超男性,即便只算三分之一,也有五六亿之众。 从某种角度看,女性人口短缺并非严重问题,尤其在当前环境下。 此地不同于后世,西周有众多南蛮、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