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其他 水浒:水泊梁山今天反了

第24章 人手不足

  即便真有顽固不化者,梁山广阔的土地尚需开发,徐悟锋正愁人手不足。¨c¨m/s^x′s′.¢n_e*t~

   校场、军营、仓库乃至未来的马场建设,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,这些人正是合适的劳力。

   被俘的指挥使和一众大小头目也被送往山寨充当苦力。

   八月已至,天气转凉,寒冬来临之际,还会有更多人投奔梁山。

   这对徐悟锋来说是好事,既能增强山寨实力,也能降低官军在队伍中的比例。

   水泊边,阮家兄弟带领水军与留守的喽啰开始搬运战利品回山寨。

   望着一艘艘战船,他们笑容满面,水军终于有了称职的战舰。

   徐悟锋注视着忙碌的人群,决定成立一个辎重营。

   否则,既让水军作战,又要兼顾后勤,职责过于杂乱。

   徐悟锋心中盘算,不如将那些三等兵编为辎重营。

   这些人有的身体虚弱,有的只是懒得打仗,虽然无法冲锋陷阵,但搬运物资应该不成问题。

   “就这样吧!”徐悟锋暗自决定。

   这时,杜迁走近禀报:“大哥,刚刚从投降的官兵口中得知,郓城县储藏了上万石军粮,还有大量军需物资!”

   “哦!”

   徐悟锋听后眼睛一亮,笑着说道:“看来我们得去郓城县看看了!”

   ……

   济州的禁军、厢军以及地方武装共三千六百余人,又一次在梁山手下落败,就连兵马都监陈应龙也战死了。

   除了小吴庄跑出了几个人,其余人都未能幸免。

   何涛逃离梁山镇后,因之前的经历吓得不轻,好不容易脱离危险,便骑着一匹劣马拼命赶路。

   尽管马不好,但终究比人脚快,那些徒步追赶的地方武装很快就被甩开,只剩下他独自一人。

   不知跑了多久,何涛抬头望向太阳,判断已是午时。

   此时他又疲倦又饥饿,恰巧看见前方有户人家。

   他认为追兵不会再来,于是驱马来到门前,轻轻叩响柴扉。

   不多时,一位年迈的老妇走出来,满头银发,看起来五十多岁。

   见何涛穿着官服,立刻显出恭敬神色,询问道:“官爷光临,不知有何贵干?”

   何涛缓了口气,答道:“我是济州三都缉捕使臣何涛,此次奉命征讨梁山,您家中可有食物?”

   老妇听他说完身份,仍不敢贸然开门,只能说道:“官爷稍候,我这就唤儿孙出来。”

   “快些!”何涛先前受过惊吓,此刻疲惫交加,语气不免急躁起来。

   老妇勉强挤出笑容,转身入屋。

   不久后,她带出一位长者及两名青年男子。

   那老人一眼认出何涛的官服,急忙上前拉开柴门,热情地邀请他进屋休息。

   老者请何涛坐下,命妻子准备膳食,又递上一碗水。

   待他饮尽擦嘴后,老者才问:“敢问官爷,此行欲往何处?”

   何涛喘息稍定,答道:“梁山此次围剿,贼众异常悍勇,竟将官军击溃。”

   闻言,老者与其二子皆大惊失色。

   老者急切道:“听闻济州府出动数千精锐,缘何落败?”

   何涛面色凝重:“我怎会知晓!我在梁山驻守,直至今日清晨听见贼人在外辱骂,方知陈都监已遇害。我的书城 已发布罪欣漳劫”

   老者父子闻言倒吸冷气,连都监大人也难逃此劫,梁山之威可见一斑。

   何涛忽然想起一事,问道:“此处是何地?”

   老者答曰:“回禀老爷,此乃大王庄,属郓州辖境,再行四十里便是寿张城。”

   何涛闻言微怔,未曾想一路疾驰竟至郓州境内。

   梁山虽隶属济州,然济州偏南,郓州居北,由梁山赴寿张,反较往郓城县更近。

   何涛点头道:“多谢指点,速备餐食,食毕我需返回郓城县复命。”

   提及回程,何涛不禁眉头紧锁,面对时文彬该如何交代?

   “官爷稍安,我去催催拙荆。”老者笑着起身,向二子使了个眼色,随后三人入厨。

   片刻后,老者再度捧出一碗水。

   “官爷请宽坐,饭菜片刻即成,先饮口水解渴。”老者赔笑道。

   “有劳。”何涛颔首,隐约听见灶间柴火噼啪作响,明白再催亦无益。

   此时口干舌燥,何涛端起水碗凑近唇边,尚未入口,便觉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