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科幻 重生2014:大国科技之巅

第十九章 国赛小插曲

  扫了眼教室,徐川沉下心来开始解题。 航天飞机或者运载火箭的轨道计算在物理学内是个相当基础的题目,只不过这个基础是基于大学而不是高中的。 但在掌握了足够的高中知识和一定范围的大学知识后,要做这类型的题目其实也是可以的。 解:(1)由轨道方程可知,r近R1ε,r远R1ε。 总能量E、轨道角动量L为守恒量,则Lmυ近r近mυ远r远mυr 或υLmr 系统总能量为ECr远L22mr2Cr远L22mr2远。 其中CGMmmr?υ2? 这里利用了GMmr2?m(υ2?r?)。 由①②③和C的表达式可得 RL2m2r?υ2? ε√12EL2m3r2?υ?√12ELmr?υ2。 至此,第一小题结束,从一个普通高中生的角度来说,写出求轨道参量R、ε大概可以放到高考压轴题中充当第二小问。 不过对于参加CPHO国决的竞赛生来说,这还只是开胃凉菜。 写完第一题第一小问,徐川继续下笔,开始解答剩下的二三四五六七八小问。 总比赛时间就三小时,得抓紧点。 考场中,端着保温杯的中年监考老师慢悠悠的踱步在各个教室中,一边监考一边视察各考生的解题情况。 国决的监考是一个教室两名,一前一后,防止有人作弊,同时也设置三名流动监考老师,以防出现考生晕倒之类的意外情况。 毕竟是国决,压力还是很大的,丝毫不弱于高考。 如果考好了,能被各大名校直接录取,提前保送,甚至是进入集训队,代表国家出战,和其他国家的考生厮杀。 这种高压下,几乎年年都有学生晕倒之类事情出现。 至于这三名流动监考老师,一般都是出题组的教授自己申请抢占的。 就像这个端着保温杯在各个教室中‘流窜’的中年男子。 今年的国决题目是他和另外几名专家组的成员一起出的,对于题目难度他很清楚。 今年的题目,难度稍微偏大一些,但四道题最难的也只有压轴题,事实上第一题也没难道大部分学生解不出来的地步,只不过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会比较多。 而且今年的出题组他们玩了点小花招。 他们将倒数第二道题放到了第一道,将压轴题目放到了第二道。 这样一来,从第一题开始解答,再到第二题,会一题比一题难,会给人一种后面的三题、四题更难的错觉。 如果死磕第一题和第二题的话,三个小时的时间根本就不够,这样一来,后面容易不少的第三题和第四题就没时间解答了。 这也算是考验学生的随即应变能力和统率能力了。 如果有学生先将试卷整体看一遍研究一下的话,肯定会发现这个小花招的。 所以他很期待今年的考生到底会如何应对这种情况。 “这孩子哪学校?死磕第一题,还解的这么慢,这样下去根本就没时间做剩下的了。” “这是P大师附一中的曹伟吧?不错,懂的避开前两道题目先做的后面的。” “唉,又一个死磕第一题的,脑子就不能灵光点?” 晃晃悠悠的,端着保温杯的中年监考男子走到了徐川边上,定睛一看,心中赞道: “哟,这个小伙不错,第三题都快做完了。” “嗯?不对,这小子是前三题都做完了?” “什么鬼?他从第一题开始做的?还这么快前两题就都做完了?” 邱承安端着保温杯有些不敢置信,微微俯下身看去,桌上的答题纸上密密麻麻的已经被写满了,看样子的确是从第一题开始做的。 “怎么可能!这小家伙哪个学校的?这才过去一个小时,第一题和第二题就全做完了?我该不会记错时间了吧?” 想着,邱承安抬头,看了眼挂在教室黑板上的大圆钟,指针指向十点,明晃晃的告诉他现在距离开考才过去一小时十分钟! 这让他忍不住咽了口唾沫,低头像试卷上的名字看去。 一旁,正全神贯注书写答案的徐川忽然感觉周边有什么东西在靠拢,一抬头,一个端着保温杯的中年大叔头都伸到他桌上了。 “卧槽!” 徐川被吓一大跳,惊呼一声,脑袋迅速偏向一边,远离这个悄无声息蹲到自己的中年大叔。 这一惊呼,顿时将整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