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言情 清穿之灵泉娇娘逆袭记

第40章 十三爷选址建厂

  话说雍正命人将纺织机的图纸快马加鞭的送到工部,不提工部侍郎鄂尔泰接到图纸后是何等震惊的表情。精武暁税罔 勉肺越独

   就说要想建厂首先得选址,雍正和十三爷两人也是火速回到了京城,想要尽快落实这件事情。

   休整了一夜,第二天早朝后

   御书房内

   十三爷胤祥展开一张羊皮地图,手指在京城外围的几处地点上缓缓划过。

  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桌案上,映出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。

   他眉头微蹙,最终将指尖停在了城南郊外的一片空地上。

   “四哥,此处地势平坦,临近河道,水运便利,且远离民居,不会扰民。”

   胤祥抬头看向雍正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“若在此建厂,原料运输和成品输出都能事半功倍。”

   雍正接过地图,目光沉静地扫过那片区域。

   他沉吟片刻,问道:“当地百姓如何安置?”

   胤祥早有准备,答道:“臣弟已派人查过,此地本是荒废的官田,仅有几户佃农耕种。

   臣弟打算以双倍市价收购他们的田地,并安排他们进厂做工,或迁至附近村落安置。+零?点~看′书? ,哽*歆_蕞¨筷+”

   雍正微微颔首:“善。此事关乎国计民生,务必妥善处理,不可激起民怨。”

   胤祥郑重应下,随即又补充道:“此外,江南织造局近年来的奏报显示,传统织机效率低下,织工日夜劳作仍难供应军需和贡品。

   若新式织机能推广,不仅能缓解织户之苦,更能充盈国库。”

   雍正目光一凝,想起了林芸图纸上那行小字——“半个时辰可织布五丈”。

   他沉声道:“江南织造现状如何?”

   胤祥叹息一声:“织户多为贫苦人家,女子幼童皆需上机劳作,一日所得不过几文钱。

   若遇灾年,更是衣不蔽体、食不果腹。

   而朝廷所需绸缎布匹数量庞大,地方官员为完成任务,往往逼迫织户日夜赶工,以致民不聊生。”

   雍正冷笑:“官逼民反,历来如此。此次新机推广,务必从速,以解民困。”

   现在的大清,表面繁华,实则隐患重重。江南虽是鱼米之乡,但制造业却因技术停滞而日渐凋敝。

   织机老旧,工匠技艺虽精,却难敌效率低下的桎梏。

   胤祥展开一卷奏折,沉声道:“四哥请看,这是苏州织造李煦的密折。\齐!盛·小.税_网, .芜!错/内!容?

   近年来,英吉利、法兰西等国的洋布大量涌入,价格低廉,民间多用洋布,导致本地织户生计艰难。”

   雍正接过奏折,眼中寒光一闪:“洋人竟以奇技淫巧夺我利源?”

   胤祥点头:“不仅如此,朝中部分大臣与江南布商勾结,垄断织造之利,中饱私囊。

   若新机推广,必触其利益,恐生事端。”

   雍正冷笑:“朕倒要看看,谁敢阻挠!”

   他随即下令:“即日起,工部抽调精干匠人,按图纸赶制新机。

   内库拨银十万两,用于建厂和安置百姓。另,命江南各织造局选派工匠进京学习新机操作。”

   胤祥肃然领命:“臣弟定不负所托!”

   两人商议定了事情,胤祥就下去忙活了,他是个实干派,一想到能让百姓们人人都穿的起衣服,心头火热。

   三日后,京城郊外的工地上,工匠们挥汗如雨,厂房地基已初具规模。

   如此大的动静,当然未能瞒过朝中的耳目。

   一日,八爷胤禩正在府中与几位心腹议事。

   忽然,一名探子匆匆进来,低声禀报:“八爷,十三爷近日在城外圈了一块地,似乎是要建什么纺织工坊。”

   胤禩眉头一皱:“工坊?他何时对经商之事感兴趣了?”

   探子摇头:“具体用途尚不清楚,但工部的人日夜赶工,连图纸都是十三爷亲自监制的。”

   一旁的十爷胤?插话道:“老十三向来谨慎,此番大张旗鼓,必有蹊跷。”

   九爷胤禟冷笑道:“必定是四哥授意的,前几日他们不是还微服私访了吗?”

   胤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:“派人去查,务必弄清楚他们在搞什么名堂!”

   十爷胤?冷哼一声:“老四刚登基不久,就急着搞这些名堂,莫不是想收买人心?”

   胤禩淡淡道:“老十三向来务实,此举必是得了什么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